图片
图片
晋祠博物馆
来参加「最中国·文博市集」啦
此次,有40余家博物馆/文博/非遗机构将携顶流文创和打卡章参展2024年10月24-27日北京·西单更新场THE NEW等你图片
来玩!点击上方海报购票太原流行一句话:“不到晋祠,枉到太原。”对于访古爱好者而言,晋祠也是首次造访太原时必去之地。这里确实是一个无比神奇的所在:古建爱好者可以领略北宋建筑圣母殿、金代建筑献殿、海内孤例鱼沼飞梁的风采;艺术爱好者可以欣赏43尊精彩绝伦的宋代彩塑;社会史学者、民俗学者,可在水神、关帝庙等数十个神明庙会中,透视古代的民间社会;书法爱好者呢,那里有现存的第一块行书碑——唐太宗李世民御书的《晋祠铭》……总之,在不同兴趣的人们眼中,晋祠总能展示出令人满足的一面。图片
行走于晋祠时,不知不觉地就会产生一种异样的感觉——“乱”。晋祠不像一般的寺观祠庙有一条清晰的中轴线,主殿方位也不是通常的坐北朝南,而是坐西朝东。以主殿为中心,唐叔虞祠、关帝庙、台骀庙、吕祖祠、昊天神祠、文昌宫、晋溪书院、公输子祠……二十多个儒释道的祠庙,集合在一个园子里,让人倍感疑惑,这是在开三教合流的大会么?如果说这些还可以勉强接受的话,那么最为令人不解的是:端居正中方位的大殿,居然是供奉一位女性神明的圣母殿,晋地的始祖唐叔虞反而叨陪末座。有一位历史学者在游览晋祠之后写道:“晋祠同样让我感受郁闷的是,圣母殿竟然是主殿。晋祠难道并不是为奉祀唐叔虞而兴建的?用封建士大夫的说法,这究竟算正祀还是淫祠?”
其实,说乱也乱,说不乱也不乱,因为,解开这种种问题的钥匙,是同一把:水。
图片
图片
▲ 晋祠献殿。
图片
难老泉的水鬼晋祠的水十分有名,大诗人李白曾写诗称赞道:“时时出向城西曲,晋祠流水如碧玉。浮舟弄水箫鼓鸣,微波龙鳞莎草绿。”图片
▲ 在诗人李白的笔下,“晋祠流水如碧玉”“微波龙鳞莎草绿”。在难老泉亭上,还有明末清初书法家傅山所题的“难老”二字。晋祠的水,源于西面悬瓮山(即龙山)的断岩层,流经晋祠时,涌出地面,形成三股泉水,即难老泉、善利泉和鱼沼,尤其以难老泉水流充沛,经年不绝,是晋水以及周边地区人们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。难老泉号称晋祠三绝之一,得名于《诗经》——“在泮饮酒,永锡难老”。导游常常会劝游客,掬一捧泉水吧,鸿运当头。或许导游们本就无知,或许是不宜宣之于口,如果告诉你,难老泉里可是有水鬼的,你还敢碰吗?图片
▲ 一道十字形桥架设在鱼沼上,被人们优美地称为鱼沼飞梁,这是中国现存古桥梁的孤例。方池为沼,游鱼历历可数,故名鱼沼。它与难老泉、善利泉是晋祠内的三个名泉,汇集为晋水,且处于正中位置。这得拜一代伟人赵光义所赐。北宋太平兴国四年(979年),宋太宗赵光义终于完成了结束五代十国乱世的最后一块拼盘:攻灭北汉。别看北汉国力衰弱,地瘠民贫,却在辽国的支援下,扛过了周世宗、宋太祖的数次征伐。
在占领了北汉国都晋阳城后,赵光义将积攒的怒火一股脑倾泻在晋阳城上。他先是将城内百姓驱逐出城,又一把大火将这座始建于春秋时期的千年古都焚为灰烬;第二年再引汾河、晋水之水,冲灌晋阳废墟,终令其荡然无存。新的太原府治被迁移到北面20公里的唐明村,即今天的太原市区。
图片
▲ 在中国的版图上,山西极为特殊,号为表里山河,黄河与太行山将其环绕,使之成为历史上最易诞生割据势力的地区,也因此名为“山西”“河东”。而太原地区地处山西中心,春秋时期始筑晋阳城,东魏北齐高欢高洋父子以晋阳为别都,唐高祖李渊龙兴于此,后唐后晋等河东节度使先后入主中原……太原逐渐成为河东之地的统治中心。历代统治者一面改造太原城,一面从晋祠获取信仰上的冥助。晋祠的发展与太原城的迁变密不可分。赵光义有很多正当的理由为这些恶行背书。山西古称“河东”(黄河之东),号为“表里山河”,自古以来就是容易形成割据的险要之地。唐代、五代后唐、后晋、后汉等王朝,皆起家于此。北宋一朝讲究祖宗家法,一言以蔽之,就是始于宋太祖、宋太宗的“防弊之政”。赵光义想彻底杜绝河东割据势力的诞生,就要毁去这片地区的统治中心,保证这里没有一座难以攻克的大城。其次,古人按天上星辰位置,划分地面为不同区域,叫做分野。太原属参星分野,属水;而北宋都城开封属商星分野,属火。“人生不相见,动如参与商”,参商对立,不能两盛。兴亡俱是百姓苦。元代诗人元好问在《过晋阳故城旧事》中悲愤道:“不论民居与官府,仙佛所庐余百所。鬼役天才千万古,争教一炬成焦土。至今父老哭向天,始恨河南往来苦。”因战争而死的人们,灵魂可得安息?社会史学者张亚辉研究认为,在当地人的观念里,水在灌溉中具备无穷的养育能力;在民间仪式中,则是一种通往阴间的媒介,具备“锁鬼”的作用。水灌晋阳时屈死的阴魂,被水覆盖,只能终日在水里漂荡。因此,当地人曾从不吃难老泉水中的鱼。怎样震慑水中的冤魂呢?人们的做法是,在晋祠内树立一尊生育之神,即圣母,并将其摆在主要地位。社会学家认为,圣母最初并非水神,而是主管生育,将冤魂重新送到人间去,从而达到超度亡灵的目的。这种做法确实符合人们“按需造神”的一贯特点,但问题是,晋祠内原本供奉的唐叔虞,又该何去何从?图片
▲ 水镜台。图片
有前科的神明如果唐叔虞能够发声,他一定会对坎坷不公的命运怒吼一句:“我才是主角!”故事得从“剪桐封弟”说起。西周初年,某日周成王和弟弟叔虞游戏玩耍,成王从地上拾起了一枚桐叶,剪成圭形,送给叔虞道:“凭此给你分封。”史官一听,马上奏请择日封立叔虞为诸侯。本是开玩笑的成王懵了,史官说:“天子无戏言。言则史书之,礼成之,乐歌之。”这一来,成王不得不将叔虞分封于唐地,也就是黄河、汾河以东方圆百里的地方。因封地内有晋水,故号晋国,唐叔虞作为晋地始祖也得到了后人的供养。图片
▲ 唐叔虞以地方守护神的身份,保佑了唐高祖李渊成功地龙兴晋阳,定鼎天下。有感于此,当唐太宗李世民几十年后再至晋祠时,亲笔御书《晋祠之铭并序》,歌颂唐叔虞的功德。北魏郦道元《水经注》云:“昔智伯遏晋水灌晋阳,其川上溯,后人蓄以为沼。沼西际山枕水,有唐叔虞祠。”《魏书》亦载:“晋阳西南有悬瓮山,一名龙山,晋水所出,东入汾,有晋王祠。”北宋初年一通碑刻说得更加直白:“晋祠者,唐叔虞之神也……”可见晋祠最初本就是唐叔虞的祠庙。唐时,唐叔虞迎来了声名最为昌隆的时代。晋阳是唐高祖李渊的龙潜之地,李渊在隋朝的封号“唐国公”和唐朝的国号,均来自于唐叔虞的封地古唐国。隋大业十三年(617年),天下剧变,狼烟四起,隋室江山风雨飘摇。担任太原留守的李渊也蠢蠢欲动,于是在唐叔虞祠下誓师,举兵起事。贞观二十年(646年),唐太宗李世民途径晋阳,有感于唐叔虞的功德,特意御书《晋祠之铭并序》碑,表明自己夺取天下,源于正统。这通唐碑现今就树立在唐叔虞祠之侧。图片
▲ 晋祠内唐叔虞像。我们现在看到的晋祠内的唐叔虞祠,坐北朝南,符合传统建筑布局,看似是正位,实则不然。晋祠西倚龙山,山下难老泉、善利泉、鱼沼汇聚成晋水,自西向东流淌,以山水取势,坐西朝东才是主殿的正位。北宋初年重修晋祠,留下的一通碑铭里说道:“况复(唐叔虞祠)前临池沼,泉源鉴澈于百寻;后拥危峰,山岫屏开于万仞。”前面引用的《水经注》也说明白了,唐叔虞祠是“际山枕水”。纵观整个晋祠,满足这个位置的只有一处,正是圣母殿。后起的圣母殿,不仅夺了晋祠的正宗牌位,甚至鸠占鹊巢,把唐叔虞赶到了一边去,真是欺人太甚。不过,套用一句经典的捣糨糊的话,“一个巴掌拍不响”。唐叔虞就没有错吗?有人就认为,唐叔虞是一个有“前科”的神。什么前科?在唐人看来,唐叔虞保佑了李渊、李建成、李世民父子定鼎天下;然而于宋人眼中,唐叔虞却背上了保佑造反的恶名。
图片
▲ 熙宁十年(1077年),北宋朝廷敕封晋水源神为“昭济圣母”,从此圣母地位彻底凌驾于唐叔虞之上,再非后者能够扭转。在官方的封赐中,圣母为晋源之神,和唐叔虞的母亲邑姜并没有关联。不过,这些多少是一些学者的猜测,囿于史料缺乏,我们无法完全准确地把握历史的细节。但叔虞失位,与圣母上位密切相关,确是无疑的。那么,这位圣母究竟是何许人也?
图片
被发明的母亲清康熙时,祖籍山西太原的考据学家、大学者阎若璩在晋祠内发现了一块北宋残碑,上面写着:“致祭于显灵昭济圣母汾东王之祠……惟圣母之发祥兮,肇晋室而开基;王有文之在手兮,其神灵之可知。”他喜不自胜,认为自己终于破解了一个困扰儒家士大夫数百年的难题——圣母是谁?阎若璩根据残余碑文得出结论,所谓圣母,就是唐叔虞的母亲邑姜。邑姜是齐太公望(即姜子牙)的女儿,《史记》中记载道:“初,武王与叔虞母会时,梦天谓武王曰:'余命女生子,名虞,余与之唐。’”碑文中的“显灵昭济圣母”,是宋徽宗时期朝廷敕降圣母的封号,现在圣母殿前廊中檐上方就悬挂着一方刻着这几个字的巨匾。而汾东王呢,则是唐叔虞的封号。图片
▲ 晋祠圣母殿前的木雕盘龙雕于北宋,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。在漫长岁月里,它们经历了风雨的侵蚀和岁月的打磨,但依然保持着最初的姿态和神韵。 摄影/拍照吧老孙
就像一些游客会困惑于晋祠的主神是女性神明,在古代,很多儒家士大夫们也都发出过类似的感慨。诗人元好问就先是批判道:“然晋祠本以祠唐侯,乃今以昭济主之,名实之紊久矣!”接着又无奈地说,“不必置论”,虽然道理是这么个道理,但事实也是这么个事实,改变不了。被士大夫目为淫祠的圣母,香火鼎盛,视作正统的唐叔虞却寒酸摧折,这种对比越鲜明,就越是刺激士大夫的眼球,但他们偏偏无能为力,只能徒呼奈何。为什么士大夫们无力按照自己的设想去改变这种“怪状”呢?原因再简单不过了——在官方的祀典体系中,圣母才是正牌的晋水之神。在北宋时圣母取代唐叔虞坐上了正殿宝座后,熙宁十年(1077年),朝廷敕封晋水源神为“昭济圣母”,政和元年(1111年)又加封“显灵昭济圣母”,第二年改赐庙号为“惠远”,也就是说当时晋祠的官方称谓是惠远庙。图片
▲ 宋塑圣母像。到了明代洪武二年(1369年),因祷雨灵验,进而加号“广惠显灵昭济圣母”。后来,朱元璋革除历朝历代的天下神祇封号,“止称以山水本名”,圣母庙遂改为晋源神祠。有明一代,洪武、景泰、成化等多次皇家祭祀活动中,所祭之神只有圣母一个,唐叔虞绝少出现在受祭之列。总之,无论圣母名号怎么变,也体现不出和邑姜的一丝关系,而士大夫终究不能与皇权相抗衡。终于,阎若璩想出了一个办法:证明圣母就是邑姜,那么,“子为母屈”,唐叔虞身处偏位,就得到了很好的解释。结果如何呢?阎若璩把这一番考证报告给了地方官,希望能够上达天听,改变礼制,但最终无人理睬。其实,从另一个角度看,圣母取代唐叔虞是一个必然。宋代以后,太原地区农业开发加大,对水的利用与重视都得到极大抬升,人们需要一位水神来保佑自己。虽然唐叔虞也可承担这个任务,如李渊起兵就是借口到晋祠祈雨,但官方祭祀中唐叔虞更多的是作为地方神。社会史学者赵世瑜认为,作为水神的圣母应该是以前就存在的、为百姓崇奉的俗神,在宋代以后获得了朝廷的封赐,由俗入礼,进入国家祀典。在圣母与唐叔虞的对立中,前者代表了皇权,后者是儒家的象征,这其中似乎缺失了一类人——乡土百姓。然而,正是受圣母泽惠的晋水流域的民众们,在圣母身份扑朔迷离之际,又给其额外增加了一重身份——水母。图片
受虐待的儿媳这一层身份,是一个来自民间的小人物,而晋水之源难老泉就是因其诞生的。相传,金胜村有女子名叫柳春英,嫁到了晋祠村,这位新媳妇受到婆婆的百般苛待。当时晋祠附近没有水,要去很远的天龙山日日挑水,婆婆特意给她准备了尖底的水桶,让柳春英一路都不得休息。而且挑回来的水,婆婆只用身前一桶,理由是身后那桶沾惹了柳春英的屁。图片
▲ 说起水神,人们或多或少会想到龙王、共工、河伯等神。在汾河流域,分布着很多颇具地域性色彩的神灵,如晋祠内的圣母、水母,台骀神,源神,等等。位于洪洞霍泉源头,一座殿内供奉着霍泉之神明应王,俗称水神庙。图为殿内壁画祈雨图,明应王端坐在正中位置。一日,柳春英挑水回来路上,偶遇一位骑马的白衣老者向其要水饮马,出于好心,柳氏将水给了老者。按照经典套路,这个老者自然不是凡人。他有感于柳氏心地善良,将马鞭赠与柳氏,说道:“你把马鞭放在瓮底,自然就有水产生了。”柳氏按照吩咐照做,果然灵验,不再受挑水之苦。这却让婆婆很是不爽。某日婆婆搅动马鞭,孰料大水泛滥,一发不可收拾,于是急忙呼唤柳氏。其时,柳氏正在梳妆,连忙赶到,坐在瓮上,水流竟安定下来,形成了难老泉。这个传说被称作“柳氏坐瓮”,柳氏化身成了一尊神仙,名字就叫“圣母”!最早记载这个传说的嘉靖《太原县志》中这样说道:“俗传晋祠圣母姓柳氏……今圣母之座即瓮口。”她在晋祠里也有一个供养之所,也就是紧邻难老泉的梳妆楼,创建于明代嘉靖年间。图片
▲ 水母殿。
编纂《太原县志》的知县高汝行认为,这个传说“盖出田夫野老妇人女子之口,非士君子达理者所宜道也”。但由此,圣母似乎分裂成了一体两面,一面是国家敕封的“昭济”晋水之神,一面又是民间塑造的民妇柳春英。还被士大夫安上了一顶唐叔虞之母的帽子。同时,圣母又得到了另一个称呼“水母”,意为圣母主水,清初的《太原县志》中圣母殿就被标识为水母殿。清代中期以后,柳春英终于独立了,圣母还是那个圣母,水母则划拨给了柳春英专属。官民祭祀时,便需要同时祭拜两个神明,“祈雨正殿祈祷后,必诣右殿(即梳妆楼,位于圣母殿之右)拈香,乃能益昭灵应”。光绪四年(1878年),时任山西巡抚的曾国荃上表为水母请封,获赐“敷化”封号。但问题还没结束,民众为何要塑造出这样一尊神仙?图片
油锅里的青年明万历时,因为不满于晋水分配,金胜村的村民柳桐凤向官府打了一场官司,控诉花塔村渠长张氏将夜水献给晋王府,导致本就处于水渠末端、地理位置不利的金胜村无水可用。因此请求重新划定水程,对晋水资源进行再分配。柳氏的一个理由是,“晋祠圣母柳氏源头金胜村娘家回马水”。然而,花塔张氏享有用水主动权由来已久,难以更变,反倒是柳桐凤被判了罪。乾隆四年,金胜村与花塔村再度大兴水讼,争得了部分水权。这个故事和柳氏坐瓮的传说有什么关系?主角均是柳氏,出身金胜村。有学者敏锐地发现这个问题,并一针见血地指出,柳氏坐瓮是现实社会中争夺晋水水权的反映,金胜村人迫切地需要强化、神化水母娘娘,并当做争权的理由。至今在祭祀水母活动中,仍有金胜村人不到则祭祀活动不得开始的习俗。图片
▲ 对于以晋水为生的周边村落,争水以及因此引发的讼案,历经数百年,始终难以彻底解决。在圣母殿回廊下,竖立着数十通碑刻,大多刻载了讼案经过和官府设立的规章条款。上图为明代的一通碑刻,清晰可见一些针对违反者的处罚条款。 摄影/安洋
金胜柳氏如愿以偿地借柳氏坐瓮,与晋水之神搭上了线。那么,花塔张氏的霸权地位又是如何得来的?相传,历史上,晋水南北两河的村民就水资源分配问题,屡起纠纷,发生械斗。县官出面调停,想出了一个狠毒的办法。在难老泉边支起了一口大油锅,燃起柴火,待油锅沸腾后投入铜钱十枚,双方各派一人捞取铜钱,以铜钱数量决定分水多少。就在众人面面相觑犹豫不决时,来自北河花塔张氏的一青年跃入油锅,捞出了七枚铜钱,自己却因此重伤不治。于是县官判定北河得晋水十分之七的水量,南河得十分之三。这就是三七分水的由来和油锅捞钱的传说。
图片
▲ 传说中,明清时为解决民间争水问题,官员置油锅于难老泉侧,内放十枚铜钱,待沸腾后,令双方油锅捞钱,以决定分得的水量。为了纪念勇敢跃入油锅的张姓青年,石堤中间的分水塔被叫做张郎塔。难老泉下有一清潭,中间建有一道石堤,凿着十个孔径一致的圆洞,被一座石塔分隔成北七南三。当地人称这座塔为张郎塔,正是纪念英勇牺牲的北河青年。自明清至民国,北河的都渠长都一直由花塔张氏世袭担任,固然是宗族势力在起主要作用,但也因此有了正当名义。如果说柳氏坐瓮还有一丝得道多助的温情,那么,油锅捞钱则充满了剧烈的暴力倾向,用鲜活的生命增强了合法性与神圣性。但真实的历史情境又是如何呢?其实,三七分水的制度,早在北宋就已实施,北宋有两次重大的改革活动,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,是促进水利发展的重要事件,在此背景下,处理水资源问题便摆在了面前。嘉祐四年(1059年),晋祠当地的知县陈知白创三七分水之制,成为解决这个问题的范本。至于分水的原则,一说因为南北地势不一,地势洼下者得三分,高昂者取七分,则南北最终得水相等。也有按灌溉土地多少来平均分配的情况。图片
▲ 图为张郎塔局部图,上书“砥柱”。但是,根据史实,三七分水的典故最早可追溯到宋代,且是出于公平分水的考量。这样看来,三七分水是一个很公平的比例,并不涉及多少。但随着人口、耕地增加,水资源紧张,以及水的产权界定等问题,争夺水权似是一个永恒的问题。人们既发明传说,寻求帮助;又聚讼不休,将讼案规章刻立在石碑上,以垂永久。圣母殿回廊下密布的石碑,镌刻了持续多年而残酷不下于油锅捞钱的文字,作为游客的你,可曾留意?围绕着水,朝廷、士大夫、民众,从上到下的每个阶层,都参与到水的盛宴之中,展开了这一幕幕的历史故事……图片
文章来源:中华遗产2019年02期撰文:杨沔 编辑: 方麗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